瑯琊新聞網訊 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!11月6日,羅莊區委宣傳部、羅莊農業農村局、羅莊區文旅局、羅莊區農業機械發展促進中心、高都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共同主辦的“羅莊區首屆稻米文化節暨塘崖貢米品鑒會”在羅莊區高都街道西潘墩村的華益合作社稻米種植基地盛大舉行。
“塘崖貢米”因產于高都街道大塘崖村而得名,自唐代開始,該地所產大米多被官府征收進貢,故稱“塘崖貢米”,為臨沂“三寶”之一,素有“沙溝芋頭孝河藕,塘崖大米香滿口”的美譽。在1978年山東省稻米質量評審會上,來自塘崖村出產的“塘米”以其獨特的風味榮獲第二名。1985年11月,“塘米”又被評為省名優特稀產品,選送北京參加展評,引起有關專家和外賓的注目。2013年通過了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,知名度、美譽度進一步顯著提升。
稻米文化節現場,羅莊區委常委、宣傳部長王兆艷致詞并宣布首屆稻米文化節暨塘崖貢米品鑒會開幕。羅莊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連勝,高都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浩為盛澤蛙業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揭牌。開展了塘崖貢米評鑒活動。
今年11月份,羅莊區高都街道華益合作社精耕細作種植的“塘崖貢米”喜獲大豐收。無論是新引種的日本越光大米,還是享譽國內的徐稻九號、天津E28等優質稻都顆顆飽滿,被省農業專家評定為優級。
活動現場,臨沂社區電商組織“海豚港社區惠”還發動社區居民到場,現場品鑒優質貢米、參與豐富的民俗體驗活動,重拾田園的記憶。
羅莊區首屆稻米文化節暨塘崖貢米品鑒會是2019中國(羅莊)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之一,通過舉辦一系列精彩紛呈、融合互動、相得益彰的田間趣味賽事活動,為推進文明實踐、講好稻米故事、宣傳稻米文化、做強稻米產業搭建重要平臺,對于展示羅莊本土稻米文化、農耕文化、民俗文化和歷史文化,實現“塘崖大米”成果展示和品牌推廣、稻米產業與稻米文化融合、現代農業發展與鄉村旅游互動,進一步提升稻米產業層次、擴大產品知名度、增強產品競爭實力,推動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。(臨報融媒記者尹召功 楊帆 郇恒雪 通訊員 許傳寶)
來源:瑯琊新聞網 編輯:李龍飛